首页 > 聚焦 > > 内容

驼峰场,寒风中有他们守护_新消息

发表时间:2023-01-20 13:35:42 来源:人民日报客户端

杨琴


(资料图)

1月19日6时50分,呼呼作响的寒风中,古城西宁仍然被深沉的夜色包围。在青藏集团公司西宁电务段西宁信号车间驼峰信号工区,副工长陈明正在召开班前会。当天清晨,他们要对驼峰场峰尾道岔进行检修维护,确保春运期间设备安全运行。

“‘天窗’命令已下达,室外作业人员可以上道作业。”8时,对讲机里传来室内防护人员的通知。等候在工作门外的职工们顶着迎面吹来的刺骨寒风,向作业点走去。

“近日寒潮来袭,冬季信号设备容易发生故障,马上过年了,货运量一直处于高峰期,设备使用率也会增大,咱们检修一定要认真仔细,确保设备安全。”陈明向大家强调到。

到达315号道岔处,按照事先分工,开始紧张有序地忙碌。职工董海伟手握一把梅花扳手,开始紧固每一个道岔安装装置螺丝,杨睿俯身在冰冷的水泥枕木上,仔细观察尖轨有无翘头现象。透过厚厚的口罩,他们呼出的哈气,很快在眉毛、发梢上结上一层白霜。

“道岔密贴正常,安全滑杆旷动量在正常范围。”董海伟一边观察道岔转换,一边大声说。

在不远处的317号道岔旁,职工陈明熟练地打开转辙机机盖。擦拭接点、测试电流、检查缺口,他的手下动作极其娴熟。“道岔好比是列车的方向盘,1毫米的表示缺口偏差,都有可能导致道岔无法正常转换,一定要仔细检查测试。”发现道岔缺口稍有偏差,陈明对同组的青工刘海龙说。

严冬时节的青藏高原,清晨的气温跌破零下17度,空旷的站场冷风呼啸,即使穿着厚厚的棉衣棉裤,也难挡刺骨的寒冷。

在319号道岔处,职工冶国学打开电缆盒,小心翼翼地拨开电缆配线,逐一检查电缆端子是否有松动、表皮是否有破损,确认完好后,他拿出一把在根部缠了黑胶布的小毛刷,仔细清扫箱盒内的尘土。

“寒冷天气下,电缆端子配线因为冷缩会出现脱落的可能,这要求作业人员一定要细心,不能因为天气寒冷简化检查内容。”冶国学说。

随着大家不断地蹲身起身和跪地检查,检修作业有序向前推进。此时,天边泛起了鱼肚白,空旷的站场上,金黄色的对比服在晃动,宛如电影中的“小黄人”。

调整道岔缺口、来回转动试验、再次进行确认。几分钟后,317号道岔的表示缺口被调整到标准范围值内。试验良好后,陈明和刘海龙开始收拾工具,准备走向下一组道岔。

8时50分,60分钟的“天窗”提前结束,职工们开始集合清点工具。“150mm活动扳手5把、30mm棘轮扳手3把、长嘴钳3把、对讲机4台......”杨睿大声说着清点数目。确认无误后,9时,他们列队一字走出工作门离开站场。

此时,驼峰场寒风呼啸。

(来源:青藏铁路)

标签: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每日产业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浙ICP备2022016517号-15   联系邮箱:5 146 761 13 @qq.com